Natalia時尚美學
圓夢終點站
採訪/沈映瑄
走出內壢火車站步行約五分鐘可見一家裝潢亮眼的美容店。前來開門的負責人──廖萍萍,給人的第一印象嬌小害羞,與「老闆娘」的形象有落差。一對圓潤的雙眼,眉眼間帶有些許的羞怯,萍萍亮麗的外型儼然是自家美容店的活招牌!操著一口流利的中文,幾乎沒有口音的差別,不特別注意甚至不會察覺到她是遠從印尼來台的新住民。那年她不過十七、八歲,高中尚未畢業的年紀,離開那個從外公、外婆輩就開始居住的老家,跟著母親來台依親,截至目前,離開印尼老家遠渡台灣的生活轉瞬已二十餘年。
當年跟著媽媽移民到台灣,在生活上,相對婚配來台的移民多了些熟悉親近的依靠;面對環境的差異,青少年時期也有更強的適應力。但在語言方面,如今聽來「道地」的中文,卻是花費九年學業時間,從零基礎到幾乎「零差異」的累積成果。萍萍笑著說起初三年,中文程度就連電視新聞都完全聽不懂,過去在家鄉未曾接觸中文,印尼老家和外公外婆之間對話使用的是「客家話」。來台後從小學程度開始在夜間補校學習中文,直至高中銜接日校高職商科,才完整她在台的學習歷程。回憶當年對台灣的生疏,她更爆料一件此生難以忘懷的大事──「九二一大地震」。過去住在加里曼丹,那是一個地勢平坦幾乎沒有地震經驗的家鄉,就在她剛來台灣的第一年,遇上了「震」驚全台的強震,那一晚的驚嚇從她話語中確切而真實地再現。
畢業後,萍萍在各種行業流轉,嘗試找到一生的志業。起初投入電子工廠,也經營過小吃店,一者沉悶僵固,一者繁忙龐雜。她分享起工廠的日子是前半生命佔比最多的,定時間的大量人力進駐一個場域,在大批勞動力裡,自己是渺小的一員。工廠的勞動力,眾多外籍移民的處境,攤開一系列選項發現自己幾乎毫無選擇,對於沒有專業技能的保證,在願景之前有太多的溫飽、生活、現實層面,萍萍說過很久以前她就想過學習美容相關的技術,然而高額的學費將她拒於夢想之門外。浸淫在無塵室的生活乏善可陳,專注於顯微鏡下的活動,鑷子來來回回在精密的晶圓零件上操作⋯⋯她所描述的工廠世界就像全身緊包得密不透風的、只剩下兩顆眼珠活動的無塵衣裝備,讓人窒息,「你會知道那不是你想要的生活。」
說起兒時對於親戚婚禮的記憶猶新,萍萍談到生平第一次,在舅媽的新娘房裡看見新娘秘書時雙眼仍舊閃耀,一對眼珠發光似地轉著,彷彿當年偷偷掀開門簾探頭的小女孩,視線全落在這個專門幫人妝點打扮如夢似幻的職業。新娘秘書雙手來回在新娘的面前精細雕琢,畫眉、打亮、修容、刷睫毛,一顆粉紅少女心早就默許了未來夢想。念念不忘,必有迴響,多年後輾轉到台灣生活,週而復始的工廠生態是她去意堅決的一大推力,在終於湊齊學費之後,頭也不回地追逐心中那女孩的願景:替人妝點、帶給人自信美麗的美容業。初次學習「接睫毛」時,美容老師很驚訝發現,大多數同學拿起鑷子夾取睫毛雙手都是不穩地顫抖,但萍萍卻以高穩定度控制手中的工具。才想起,這與在工廠中用鑷子夾取精細的元件反覆操作,本是異曲同工。然而此刻在我眼前專注低著頭動作的她,面對的晶圓配件早已置換成美睫零件,自受薪階級晉升創業人士,從顯微鏡下的工廠生活,轉而成為兒時仰望的夢想,鑷子之下,一雙手來回做工的意義早已不同。
採訪的尾聲早已經超過店門口張貼的下班時間,我帶著歉意向萍萍說不好意思,擔誤這麼久,她說沒關係,有時候即便客人踏進店門的時間稍晚,來不及完整一個療程,她也會延後下班時間來完成手上的作品。「看到客人美美的出去,她很開心,我就很有成就感啊!」也許對她來說現在的工作不再只是工作,脫離電子工廠的機械化生產、甩去小吃店繁瑣的工作雜項,投入一樣嚮往已久的領域,對於開店初期的艱辛她也不過笑笑的說:創業本來就要餓一年啊!
「人嘛,總是要有一點夢想。」眼前擁有如此少女心的女子,是美容店的負責人廖萍萍,印尼名字Natalia,也就是這家店的店名。夢想的起點在三千公尺外、三十年前,如今圓夢的終點,在她的新家,台灣。
店家地址
中壢區莊敬路95號
店家電話
03-4622871
走出內壢火車站步行約五分鐘可見一家裝潢亮眼的美容店。前來開門的負責人──廖萍萍,給人的第一印象嬌小害羞,與「老闆娘」的形象有落差。一對圓潤的雙眼,眉眼間帶有些許的羞怯,萍萍亮麗的外型儼然是自家美容店的活招牌!操著一口流利的中文,幾乎沒有口音的差別,不特別注意甚至不會察覺到她是遠從印尼來台的新住民。那年她不過十七、八歲,高中尚未畢業的年紀,離開那個從外公、外婆輩就開始居住的老家,跟著母親來台依親,截至目前,離開印尼老家遠渡台灣的生活轉瞬已二十餘年。
當年跟著媽媽移民到台灣,在生活上,相對婚配來台的移民多了些熟悉親近的依靠;面對環境的差異,青少年時期也有更強的適應力。但在語言方面,如今聽來「道地」的中文,卻是花費九年學業時間,從零基礎到幾乎「零差異」的累積成果。萍萍笑著說起初三年,中文程度就連電視新聞都完全聽不懂,過去在家鄉未曾接觸中文,印尼老家和外公外婆之間對話使用的是「客家話」。來台後從小學程度開始在夜間補校學習中文,直至高中銜接日校高職商科,才完整她在台的學習歷程。回憶當年對台灣的生疏,她更爆料一件此生難以忘懷的大事──「九二一大地震」。過去住在加里曼丹,那是一個地勢平坦幾乎沒有地震經驗的家鄉,就在她剛來台灣的第一年,遇上了「震」驚全台的強震,那一晚的驚嚇從她話語中確切而真實地再現。
畢業後,萍萍在各種行業流轉,嘗試找到一生的志業。起初投入電子工廠,也經營過小吃店,一者沉悶僵固,一者繁忙龐雜。她分享起工廠的日子是前半生命佔比最多的,定時間的大量人力進駐一個場域,在大批勞動力裡,自己是渺小的一員。工廠的勞動力,眾多外籍移民的處境,攤開一系列選項發現自己幾乎毫無選擇,對於沒有專業技能的保證,在願景之前有太多的溫飽、生活、現實層面,萍萍說過很久以前她就想過學習美容相關的技術,然而高額的學費將她拒於夢想之門外。浸淫在無塵室的生活乏善可陳,專注於顯微鏡下的活動,鑷子來來回回在精密的晶圓零件上操作⋯⋯她所描述的工廠世界就像全身緊包得密不透風的、只剩下兩顆眼珠活動的無塵衣裝備,讓人窒息,「你會知道那不是你想要的生活。」

說起兒時對於親戚婚禮的記憶猶新,萍萍談到生平第一次,在舅媽的新娘房裡看見新娘秘書時雙眼仍舊閃耀,一對眼珠發光似地轉著,彷彿當年偷偷掀開門簾探頭的小女孩,視線全落在這個專門幫人妝點打扮如夢似幻的職業。新娘秘書雙手來回在新娘的面前精細雕琢,畫眉、打亮、修容、刷睫毛,一顆粉紅少女心早就默許了未來夢想。念念不忘,必有迴響,多年後輾轉到台灣生活,週而復始的工廠生態是她去意堅決的一大推力,在終於湊齊學費之後,頭也不回地追逐心中那女孩的願景:替人妝點、帶給人自信美麗的美容業。初次學習「接睫毛」時,美容老師很驚訝發現,大多數同學拿起鑷子夾取睫毛雙手都是不穩地顫抖,但萍萍卻以高穩定度控制手中的工具。才想起,這與在工廠中用鑷子夾取精細的元件反覆操作,本是異曲同工。然而此刻在我眼前專注低著頭動作的她,面對的晶圓配件早已置換成美睫零件,自受薪階級晉升創業人士,從顯微鏡下的工廠生活,轉而成為兒時仰望的夢想,鑷子之下,一雙手來回做工的意義早已不同。

採訪的尾聲早已經超過店門口張貼的下班時間,我帶著歉意向萍萍說不好意思,擔誤這麼久,她說沒關係,有時候即便客人踏進店門的時間稍晚,來不及完整一個療程,她也會延後下班時間來完成手上的作品。「看到客人美美的出去,她很開心,我就很有成就感啊!」也許對她來說現在的工作不再只是工作,脫離電子工廠的機械化生產、甩去小吃店繁瑣的工作雜項,投入一樣嚮往已久的領域,對於開店初期的艱辛她也不過笑笑的說:創業本來就要餓一年啊!
「人嘛,總是要有一點夢想。」眼前擁有如此少女心的女子,是美容店的負責人廖萍萍,印尼名字Natalia,也就是這家店的店名。夢想的起點在三千公尺外、三十年前,如今圓夢的終點,在她的新家,台灣。
Natalia時尚美學
店家地址
中壢區莊敬路95號
店家電話
03-4622871
留言
張貼留言